记录一次遗憾的实习经历
记录本次实习经历
2025年2月-7月,在加和科技ReachMax平台的实习经历,从应届生到技术成长的蜕变之路。
初入职场,从零开始
2025年2月,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应届生,我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加入了加和科技,负责公司核心平台ReachMax系统的研发工作。那时的我,对广告技术行业几乎一无所知,更别说RTA、DSP、SSP这些专业术语了。
技术成长之路
从PHP到Go的跨越
入职初期,我主要负责多个PHP模块的移植和重构优化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深刻体会到了技术栈迁移的挑战和机遇。从PHP的快速开发特性到Go的高性能并发处理,每一次代码重构都是一次技术能力的提升。
核心工作内容:
- 负责ReachMax系统核心架构优化,通过引入Redis缓存、消息队列和微服务架构,将系统响应时间从平均800ms优化至200ms,并发处理能力提升5倍,支撑日均千万级请求处理
- 参与ReachMax-AICR(代码审计服务)的开发,对Gitlab测试分支的提交做自动化评阅,显著提升了项目需求交付的可靠性
素材同步系统的深度开发
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素材同步系统的开发工作。这个系统需要对接爱奇艺、哔哩哔哩等7个媒体方的素材送审服务,保证其可根据广告位规格自动匹配合适素材的同时,动态调整素材规格以适配不同媒体方的审核要求。
技术亮点:
- 实现了跨平台素材的智能转换和批量送审
- 素材适配成功率提升至95%以上
- 跨平台送审时间缩短70%(从平均2小时降至36分钟)
- 素材复用率提升3倍(单个素材可同时适配7个媒体方)
智能校验算法的实现
在开发过程中,我设计了一套多维度素材校验系统,支持复杂的尺寸规格匹配:
1 | // 支持多种尺寸规格匹配 |
这套算法支持精确尺寸、范围尺寸、比例匹配和组合条件,大大提升了素材匹配的准确性和灵活性。
技术文档的积累
在开发过程中,我养成了写技术文档的习惯。每一份文档都是对技术理解的深化,也是对团队协作的贡献。从API接口文档到系统架构设计,从代码注释到技术分享,这些文档不仅帮助了团队其他成员,也让我对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。
实习的收获与成长
技术能力的提升
- 编程语言:从PHP到Go的熟练运用
- 系统架构:微服务、消息队列、缓存等技术的实际应用
- 性能优化:数据库调优、接口性能优化等实战经验
- 工程化:CI/CD、代码审计、自动化测试等DevOps实践
业务理解的深化
通过ReachMax平台,我深入了解了广告技术行业的运作机制:
- RTA(Real-Time Advertising)实时竞价技术
- DSP(Demand-Side Platform)需求方平台
- SSP(Supply-Side Platform)供应方平台
- 素材同步、创意绑定、投放优化等核心业务流程
团队协作的体验
在加和科技,我体验到了真正的团队协作。从需求评审到代码Review,从技术分享到问题讨论,每一次协作都让我学到了很多。特别是Code Review环节,不仅提升了代码质量,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技术观点。
转正失败,但收获满满
6月份,我顺利毕业了。然而,由于公司业绩不佳,降薪裁员,我的转正申请没有通过。虽然有些遗憾,但这次实习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:
- 技术成长:从应届生到能够独立负责核心模块开发
- 业务理解:深入了解了广告技术行业的运作机制
- 工程能力:学会了如何设计系统架构、优化性能、编写文档
- 团队协作:体验了真正的团队开发流程
写在最后
感谢加和科技给我这次实习机会,感谢ReachMax团队每一位同事的帮助和指导。虽然没能继续留在公司,但这段经历将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起点。
虽然转正失败了,但这次实习经历对我来说是宝贵的财富。它不仅让我在技术上有了质的飞跃,也让我对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所幸,我的应届生身份勉强还算被保持,我还可以继续重振旗鼓,扬帆起航。
2025年7月,记录于加和科技ReachMax实习结束之际